友善列印版本

運動與血壓

身邊有朋友人過中年,開始患有間竭性血壓高,在吃藥與不吃藥間不停糾纏。最近更加留意到剛運動過後,血壓沒有像「預期」那般增高,反而是變得比平日低或「正常」,於是更覺得自已其實無高血壓,究竟這觀念是否正確 ?

首先,我們要理解運動和血壓的變化。

正常人運動期間,上壓(收縮壓) 會隨着運動量增加而遞增,有時上升至200 mm Hg也算是正常(男人) ,女人則應低至190 mm Hg 以下。也有研究顯示,升幅過高會預表將來有高血壓,有部份人士適宜做24小時血壓監測,再確定治療方案。下壓 (舒張壓) 一般來說,應無大變化。如果下壓升幅超過10mm Hg,可能會是一種不穩定高血壓的情況,甚至與冠心病有關。

運動過後,上壓(收縮壓)便會慢慢回落。若果休息期間坐低或倘下來,血液便會流到下肢,加上因為血管會有輕微擴張,下壓 (舒張壓) 便會變得減少。因此之前有輕微血壓高人士,剛運動過後,坐下來量度血壓,就算之前跑到氣喘如牛,血壓都可以變得很正常的。所以量度血壓的時間很重要,不是在運動進行途中或剛運動後。

大體來說,血壓若高於140/90便應接受藥物治療,不過也要綜合評估其他風險,例如年紀、性別、器官受損情況、腎病、糖尿等。若血壓在120-140/90中間,運動、減肥、低鹽餐單、充足睡眠等都有幫助控制血壓。

最後不可不提的當然是戒煙,戒煙後20分鐘,血壓及心跳加速的現象便能即時改善。而因吸煙引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人士,有高血壓時,以前一般都避免使用ß受體阻滯劑,因為擔心會引致氣管收縮,但近年有研究指出,這等藥物反而有益處,因為能減低死亡率。有吸煙歷史的人士,可徵詢醫生意見。

撰文: 香港哮喘會醫學顧問 黃慕蓮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