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洗手、消毒濕紙巾、消毒液與流感
市面上有不少消毒濕紙巾一類新產品,號稱有99.9%殺菌及殺病毒功能,到底市民應如何理解呢?
誠然,消毒濕紙巾內的化學成份,在化驗室環境下是有其殺菌功效,不過在現實環境中,消毒液會因應細菌的比例及接觸時間長短而令功效遜色,尤其揩抹的步驟只草草了事,那就難以殺菌了。
清潔雙手,最好是在水龍頭下用清潔液洗手。基本上,「除菌」這步驟並不是靠清潔液殺菌功能,而是靠磨擦雙手及水流沖走細菌及病毒,所以清潔液有無殺菌功能並不是最重要,最重要的是時間,大概要20秒,一首生日歌左右。另外在洗手過程中最多人忽略的是拇指頭、指尖及手指縫位置。
如沒有水源,退而求其次是用含酒精成份的消毒液幫忙,但酒精成份要高於60%以上,要留意的是消毒液不要過期。前幾年,美國發現單用含酒精成份消毒液的地方,爆發因諾羅病毒引致嚴重上吐下瀉腸胃炎的機會,比用水和潔手液的地方高出6倍,故不能單靠消毒液幫忙。
在水龍頭下用清潔液洗手,似乎是老生常談,但有幾種情况還是值得一提:
(一)寵物乾糧
美國在過去數年,曾有兩次因寵物乾糧爆發沙門士菌感染,最近一次是去年即2012年,包括貓糧狗糧,其中一原因是他們一面餵食一面逗寵物玩,因此接觸乾糧後要徹底洗手。
(二)換尿布
過去有不同研究,了解不同職業人士雙手沾染腸道、即經糞便傳染細菌之比率。研究發現就算一般人,也有7%之高,而在院舍工作人士有23%,倘若是職業性需要經常更換尿布的人,更高達79%。因此緊記提醒家中各人包括外傭在內,在換尿布及扔垃圾後要徹底洗手。
(三)野外宿營的旅行人士
行山人士雖然講究健康,但野外宿營的旅行人士,有20%-56%會染上腸胃炎。美國去年有研究顯示,這群人雙手沾染腸道細菌比率高達三成,奇怪的是研究發現他們在未宿營前已有此現象,相信可能是用共用設施有關。無論如何,行山宿營樂趣多,清潔雙手防肚屙。
(四)感冒咳嗽
透過攝錄機鏡頭下,發現很多人會在不自覺情況下,每約四分鐘就會抓眼、抓鼻孔、抓耳、摸面或嘴唇一下,且成為病毒傳染途徑。所以平常要保持雙手清潔,減少摸口摸面等小動作,如遇上傷風咳嗽,更要用紙巾及勤洗手。
黃慕蓮醫生